二级导航图标

数字人文荣誉研究辅修学位

数字记忆 时间 2020-01-09

数字人文是数字技术与人文学科交叉而形成的新兴跨学科研究领域,被誉为“一种全球性的、超越历史并跨域媒介的创建知识及意义的路径”。随着数字人文作为独立学科的研究对象、学术内容、方法论和学术边界逐渐明确,数字人文教育也引发诸多讨论,被誉为“高等教育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首要重大事件”,国内外各大高校也相继开始推进数字人文教育体系建设。

为促进“双一流”建设,立足学科前沿改革学科布局,凸显专业特色创新人才培养,也为提升我校优秀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信息资源管理能力,培养一批学科基础扎实、综合素质突出、实践能力优秀、公益服务较强的,适应现代信息社会高速发展需求的数字人文优秀人才,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依托人文北京研究中心、数字人文实验室,开设数字人文荣誉课程学位。

 

一、学位特色

【交叉领域,文理兼备】

 

数字人文致力于将现代信息技术融入人文领域,从而改变知识的生产、解释、创造和呈现方式,实现人文研究与教学的升级和创新发展,它是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等新兴技术支撑下开展人文研究与教育的新型跨学科领域,既涵盖传统人文学科的各个方向,也容纳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的相关理论、方法与工具。本学位提供人文基础、数字技术、数字内容开发等三大模块化课程内容,引领学生掌握人文知识理论、数字技术应用、历史文化传播、创新创意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着力于培养兼具人文素养与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型人才。

【专家领衔,名师荟萃】

 

数字人文荣誉课程学位由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人文北京研究中心主任冯惠玲教授领衔。冯惠玲教授长期致力于数字记忆、数字人文领域的研究,在国内该领域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同时学位项目将依托人文北京研究中心的跨学科高水平研究团队,由国内外数字人文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建设,带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聚焦前沿话题、追踪项目进展。

 

【面向世界,国际接轨】

 

数字人文领域近年来蓬勃发展,相关的国内外会议和研究项目与日俱增,开设相关专业的国际一流学校与日俱增。本学位项目将面向世界、放眼国际,为学生提供多种国际交流的途径与充足的专业、语言和技术支持,引导学生走上国际舞台、参与国际会议、打开国际视野、融入国际交流、参与国际竞争,这些能有效提升其在申请国际研究深造上的竞争力。

 

二、学位简介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荣誉辅修学位项目自2019年正式启动,包括研究辅修学位和课程辅修学位。其中,研究辅修学位在本科二年级结束的暑假进行选拔,每期选拔15人,分四个学期共计两年完成培养。获得学位需要完成30学分,其中理论方法课程14学分,共计7门课程,实践学分10分,毕业论文6分;课程辅修学位面向全校开放选课,学生完成12个学分(7选6)后可申请学位认证。本项目课程设置具有如下特征:

 

精配套:参照国外教育项目精设课程模块。

系统性:7门课程包括2门基础课,2门技术课,2门人文课,和1门双栖课。

独创性:每门课程都是首次开设,特色鲜明。

多学科:按需配置不同学科不同专长优秀教师。

开放性:除校内教师外,吸收校外有关专家以多种方式参与项目教学。

双主体:教师和学生同为主体,多方式调动学生主体意识和角色。

三位一体:每一门课都力图实兼顾教学、科研、实践三种功能,在理论学习基础上融入小创意、微设计、独立项目,实行项目教学。

 

三、课程安排

(一)2019-2020秋季学期开设课程

1.  数字人文导论

 

课时间:秋季学期

授课教师:冯惠玲、加小双

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是通过对历史、方法和项目的广泛调查,向学生介绍数字人文学科的基础理论、历史脉络和发展动向,激发其探索该研究领域的学术热情,培养其进入数字人文领域的基本素养和基本能力。课程将引导学生形成对数字人文的基本概念、历史源流、发展脉络、基本方法和技术、前沿议题等知识内容的基本认知,能正确认识数字人文学科中存在的机遇和局限,并能在对数字人文项目进行客观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数字人文项目的自主设计。本课程强调学生对基础概念、理论和方法的理解,以及基于理论对实践加以理解和分析的能力,突出研究导向、问题导向、课内外紧密结合。课程采用多种不同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打造开放性、互动性、创新性、翻转式课堂。

 

2.  数字记忆构建的理论与方法

 

授课时间:秋季学期

授课教师:马林青、刘力超

教学目标:本课程通过各个教学环节设计,使学生掌握数字记忆理论、数字记忆构建的基本方法,包括记忆资源的采集、数字化加工、整合与诠释,以及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创意设计的数字呈现。学习课程后,学生能了解国内外最前沿数字记忆项目进展,并通过实验和实践课程设计提升独立从事数字记忆项目的能力。该课程融合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历史文化、创意设计等多学科知识和方法,实现跨学科知识融会。课程以科研课题为引导,由学生组建团队自主确定“数字记忆”项目选题,参与项目策划与实施全流程,进行参与式、浸入式学习。课程安排实地学术考察和学术讲座,鼓励学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

 

(二)即将开设课程

 

 

3.  文献学理论与方法

 

授课时间:春季学期

授课教师:李晓菊、何庄、华建光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核心目标在于通过课堂讲授、考察实习,使学生能够较为全面系统地了解文献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初步掌握古代文献研究利用的基本技能,为未来从事数字人文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本课程的教学方式主要有教师讲授、课堂讨论和实物参观。其特色表现为:一是线索清晰。由基础理论、研究对象、研究条件与方法三部分构成,学生易于了解把握;二是研究性学习。通过课堂讨论和作业讲,鼓励、启发学生对古代文献、文献学相关议题的自主研习,以强化独立分析解读古代文献的能力;三是实践性学习。除了基本理论知识的系统的课堂讲授,还会安排课外考察,通过实物参观激发学生对数字人文研究项目的学习兴趣。

   

4.  叙事史学

 

授课时间:秋季学期

授课教师:梁继红

教学目标:本课程将以叙事史学为中心,从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的宏观认知出发,兼顾史学与文学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文史素养;通过中外史学发展历史的纵向梳理,以使学生掌握追根溯源的学术史思维方式,并拓展历史视野,概括性掌握现代历史学的基本方法论,为将数字技术新工具合理纳入人文研究,坚守人文精神导向;通过历史叙述的历史、理论和方法的较为系统介绍,为数字化历史叙事提供传统参考,培养学生继承传统历史文化和创造数字文化的能力;通过史料的搜集、辨析与整理等相关内容的教学设计,还将为当下数字人文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史学方法论。总之,本课程将兼顾鸟瞰式总体概述和详解式主题分疏,培养学生的文史学养,提升学生的人文精神,并培养学生掌握史学方法论以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以基本概念、理论与方法,以及案例分析等的课堂讲授为主,辅以学生课后对中外历史叙事文本的精读,在学术脉络的梳理中建立学术认知,产生问题意识,并明确学术实践方向。本课程将在学生与经典名著、前辈时贤之间搭建阅读感悟和访学互动的管道,兼顾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以及文化传承的责任意识与担当。

   

5.  数字人文技术与工具

 

授课时间:春季学期

授课教师:牛力、王彦妍

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对数字人文及相关领域主流技术和工具的产生背景、发展和优化过程、基本原理、应用情境和条件、应用方式和方法及相关案例的全面调查和介绍,激发学生对数字人文相关技术与工具的兴趣,使其能够对数字人文领域的主流技术、工具有相对全面的了解,熟练掌握并合理使用这些技术和工具,在面对学习、工作和研究中的具体问题时,能够积极主动地利用它们解决问题。本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结合,需要学生在充分理解数字人文相关技术和工具的有关理论的前提下,对这些技术和工具的应用情境和条件有充分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同时,本课程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能够发现数字人文领域的相关问题,设计研究方法,确定采用的技术与工具,并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本课程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基础教学,主要由授课教师向学生讲授数字人文领域的历史与发展,相关概念、理论,以及该领域的主流技术与工具;二是实践教学,主要由授课教师向学生具体教授数字人文主流技术与工具的使用情境与条件、使用方式与方法,并指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与条件下对这些技术与工具进行使用;三是研究性教学,主要由授课教师启发学生发现数字人文领域的相关研究和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研究问题,指导学生进行研究设计,并运用所学到的技术与工具解决该问题。

   

6.  数字内容分析与挖掘

 

授课时间:秋季学期

授课教师:任明、霍朝光、傅予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对数字内容分析与挖掘的内容和应用领域有所了解,掌握基本的数字内容分析与挖掘的方法,熟练使用常见的分析挖掘工具,为学生今后进行数字内容分析与挖掘的研究、开发打下基础。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对基本方法和技术的理解和重视,强化其对基本技术和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注重对学生实际技能的培养。

 
 

7.  新媒体艺术

 

授课时间:春季/夏季学期

授课教师:郭春宁

教学目标:本课程以跨学科方式考察新媒体和大设计的观念,借助美学、艺术学、设计学、心理学和人类学等跨学科路径切入设计案例分析和重构新媒体观念,提升对大艺术和大设计的学习研究能力。面向新媒体涉及的重要主题和形式,不断深化研究。学生能够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问题发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通过相关主题和作品的学习分析,进一步提高媒体策划、鉴赏和分析的能力水平。本课程帮助学生初步掌握跨学科方法论、奠定设计研究和艺术哲学的学习基础,能够理解艺术设计的大框架和背景知识,能够思考用跨领域的视角和方法论把握社会议题的多样性。用创新的媒介思维在日常生活的观察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