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导航图标

《志愿服务要走专业化路径》

人文北京 时间 2020-02-27

来源:法制日报,2020-02-25(008)

对话人:魏娜、谭建光、《法制日报》记者

(一)因需设岗不搞人海战术    通过网络做好专业培训

记者:近年来,专业化发展已成为广大志愿者组织追求的方向,专业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专业化发展所形成的智力优势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谭建光:此次在抗击疫情的过程中,志愿服务呈现出全民参与、专业有序、组织化的特点。从在中央文明委指导下的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到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指导下的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以及各个全国性的志愿者组织都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同时,专业的志愿者组织发出了很多相应的指引,这些指引的意义在于有序组织不同的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

魏娜:这次很大的一个不同是志愿服务要做好安全防范,志愿者组织的组织者要有风险意识。《志愿服务条例》规定,作为志愿者组织的组织者,要考量志愿服务的风险性,做好相应的准备,志愿者在参与志愿活动时要量力而行。

这次抗击疫情的志愿服务还体现出因需设岗,不搞人海战术的特点。“因需”指的是确实需要,然后再设立岗位。这次抗疫志愿服务,志愿者起到辅助作用,不能代替医疗人员,也不能代替政府的相关的人员。另一个特点就是形式灵活多样。志愿者通过网络起到帮忙的作用,不能添乱。另外,就是提倡专业服务。

(二)志愿服务体系日渐成熟    社会化专业化成为趋势

记者:在此次抗击疫情过程中,志愿者以及志愿者组织发挥了什么作用?

谭建光:志愿服务在抗击疫情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有阶段性的。1月23日前后,志愿服务的重心都是关注武汉的志愿服务怎么做。所以当时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心理咨询协会以及其他志愿者组织给予了心理热线等方面的支持。 1月30日前后,武汉等多地的定点医院需要大量防护物资,社会掀起捐助热潮,这属于公益慈善。但是捐助过程中需要大量志愿者配合,特别是对于需要到国外购买的物资,一大批志愿者便配合做了运送管理服务。同时,针对隔离观察人员的志愿服务,志愿者担任隔离观察员,在最初遇到了很多困难。2月2日左右,全国范围内加强防控,这个阶段最突出的志愿服务包括公共交通站点等交通岗位上的志愿者辅助服务、特殊产品复产的志愿服务。这个时候需要大量生产口罩和医疗用品,但企业的工人在春节期间基本放假了。在广州市黄埔区,由青年志愿者协会组织青年志愿者到企业配合加快生产医护用品。

记者:《志愿服务条例》全面规定了以政府引导为基础,全面发动社会有序参与志愿服务,进一步为我国志愿服务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未来,志愿服务的成长是否将由志愿者数量的增加转移到志愿服务的质量提升上来,推动志愿服务向专业参与、深度参与两个方向发展?

魏娜: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志愿者登记注册人数有了急剧增长,而且活跃的志愿者在不断增加,这正是构成国家志愿服务体系最基础的支撑,标志着志愿者组织发展越来越壮大。从政府到社会,志愿服务支持系统的构建不断完善,尤其是《志愿服务条例》的颁布,将各级政府纳入到志愿服务支持体系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支持志愿服务发展的知识体系,即中国特色志愿服务理论体系,也日趋完善。不过,社会力量、社会功能还是不足。近年来,社会组织发展很快,但组织力量还不是很强,所以志愿者组织作为第三部门,将来在社会中会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这也是社会成熟和社会文明的一个体现。

谭建光:需要明确的是,志愿服务确实越来越重要,但它永远起到辅助作用。在此次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医生、解放军以及建设火神山等定点医院的建筑工人。志愿者是参与一方,例如,定点医院建设好之后,在消毒、维护环境等方面就需要志愿者做辅助工作。社会化和专业化是志愿服务的两大趋势。一方面,参与志愿服务是公民的权利,要让有意愿的人可以参与志愿服务;另一方面,人们对志愿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要提高志愿服务的专业化。

从未来发展专业志愿服务来说,专业分享、专业合作和专业创新这三方面很重要。在专业分享基础上,应该形成更好的合作纽带,出现一些更好的专业支持机构。现在企业有很多做专业志愿服务的队伍,例如,有人懂心理学或者医学,但不知道哪些地方最需要相应的志愿服务。这个时候,需要把专业联合起来,形成合作联盟,并且在这个基础上需要专业创新。现在很多公众对一些专业词汇不了解,需要志愿者创新方法将这些专业知识、专业技术变成社会容易接受、能立刻响应的内容。因此,我认为专业分享、专业合作和专业创新应该成为专业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