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导航图标

《解组与重构:“健康中国”背景下的社会心态适应——基于大众体育参与的分析》

人文北京 时间 2020-05-09

作者:王智慧

刊于《体育与科学》2020年第2期

摘要:社会心态是特定时期内社会成员社会心理态势的主观和客观反映,本文对新时代背景下社会成员体育参与的社会心态形成机制与表现进行分析,认为:体育参与的集体性共识为个体体育价值认知提供心理规训,由个体认同进而汇聚成具有一致性特征的心理群体构成了社会文化表征的基础,体育参与社会心态的形成源于二者在“突生规范”基础上的互构。“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参与的社会心态呈现5个方面的具体表象,依次为:(1)基于中国社会百年历史变迁体育民族主义思潮仍然存在,并呈现结构化和文化型转向;(2)由风险社会衍生的社会文化表象为民众体育参与带来了“阈限体验”;(3)体育参与动机的改变促使自我与身体关系的“自我伦理”机制得以建立,并由此衍生了以中产阶级为主体的体育文化形式,对身体的规训成为社会交往中的“印象整饰”;(4)个体在体育参与带来的快感中感受到有控的宣泄与颠覆社会等级的赋权感;(5)知识、技术惯习与“圈层社会”文化是改变身体的新趋势。研究进一步认为,“健康中国”背景下体育参与社会心态培育的着力点在于:(1)辩证看待转型期体育参与的集体表象,培育与时代背景相适应的社会心态;(2)提高社会群体声望的同时要兼顾不同阶层个体的体育参与满意度,培育自尊自信的社会心态;(3)建立协同治理机制,引导体育价值及文化走向,涵养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资助,项目号:18AZD037;

关键词:集体表象; 情感链接; 具象化; 社会空间; 自我伦理; 技术规训; 新自由主义; 阈限; 印象整饰;

DOI:10.13598/j.issn1004-4590.2020.02.005

分类号:G8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