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当代世界
作者:胡百精
2022年2月4日晚,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图片)
历史常由大事件连缀而成。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体育赛事、文化仪式和媒介事件之一,北京冬奥会必将创造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一段独特、美好的历史记忆。以历史的广角观之,北京冬奥会是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两年有余,全球化浪潮遭遇疏离和阻遏,新技术革命持续加剧现代文明不确定性的多重复杂历史语境下举办的。一届成功、精彩的冬奥会,正是在此特殊的文明史周期,引领人们走出疫情悲情、全球风险和变革不确定性的绝佳契机。它意味着希望、勇气和力量,启迪人类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重思文明的基本境况。譬如,重新理解人与自然、人与技术、“我们”与“他们”的关系,共同感悟、珍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之创生和发展,一起向未来。
以国内视角看,北京冬奥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时刻,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的关键节点,中国向全球呈现的一份珍贵礼物。这个礼物闪耀着奥林匹克精神,也跳动着中国心。此心因冬奥而澎湃,系于人民,感通自然之道,关怀人类共同的价值和命运。我们要向世界介绍这个以心印心的礼物,讲好中国故事,进一步构建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一个好故事,须预置立体的叙述框架。关于冬奥故事的生成与传播,大抵可采取四重“主体—价值”框架,以下分而述之。
让体育是体育,讲好体育赛事的故事
冬奥会首先是一场国际冰雪运动赛事,体育乃冬奥故事的底层叙述框架。据说柏拉图曾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并获金牌,他相信体育运动可创造人的“第一财富”——健康。不单是身体健康,古希腊人将超越性价值的临世——如彼时的“诸神意志”或“纯粹理念”,将体格与人格同样强健的生命理想的达成,托寄给奥林匹克运动会。这样一场盛会,承载了生命价值的可能性,向上升腾可以超越庸常生活,与至高的价值会通;向下则导引世俗精神,唤起个体和共同体的勇气,奔着灵肉合一和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的生命之路勇毅前行。
当冬奥圣火在首个“双奥之城”——北京点燃,我们首先要在冰雪设施、赛事管理、综合服务、运动水平等方面交出令世人满意的“体育本身”的答卷。赛事有故事,体育含价值。让镜头和笔头聚焦运动员和场馆,让故事完满发生,让体育本身的价值自然展演。运动员及其竞技过程、状态和水平所昭显的可能性,实际上就是体育赋予生命的可能性。就此而论,以先进的传播技术和卓越的传播能力呈现精彩的体育赛事,是冬奥传播和国家形象构建的枢要所在。至于下文将述及的冬奥文化和社会价值,皆附着、生发于体育价值之上。
“让体育是体育”是大国自信和千年古都风度的体现。从2008年夏奥到2022年冬奥,中国主办奥运会的价值预期发生了重要的升进型迁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创造了消除绝对贫困的人类减贫史奇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迈进;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正在重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成为多元文明的共同追求。一个现代、文明、进步的大国有信心、有胸怀、有能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复杂因素的影响,举办一场高举人文、人本旗帜,召唤体育精神、运动激情和健康意识,直指人之存在、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冬奥盛会。对北京而言,一座砥砺奋进的千年古都正在迈向“四个中心”,能够兑现庄严承诺,成功且优雅地为世界献上一场冰雪运动盛宴。
让赛事说话,为冬奥传播“减负”,也是对治某些西方国家偏见叙事和恶意话语的基本策略。在北京冬奥会举办前夕,一些西方政客和媒体故伎重施,调用了一贯的意识形态对立、国家利益竞争和人权、民族、环保、性别等领域的偏见叙事框架,炮制抹黑和抵制的话语。我们要以强大的战略定力,专业、专注地讲好冬奥赛事故事,让体育价值主导传播价值,以消弭、解构恶意话语所持的价值偏见。事实上,现代奥运会自创办以来,历经百余年政治、外交、战争风雨而未辍,动力之源正是体育赛事本身的魅力及其潜蕴的奋斗、进取、超越等生命精神和价值。
以人民为中心,讲好大众的冬奥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和参与国际体育合作的程度,也是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体育是国家和人民的面孔,体育运动的普及发展乃国家现代化程度的直观标尺。现代化指向物质世界的革新和创造,而更重要的是人的现代化,譬如健全人格与健康体魄的均衡拓展,道德心灵世界与美好生活世界的整体建设。在申办北京冬奥会之初,中国政府即郑重承诺借力冬奥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如今,这一目标规模业已达成,并处持续扩充之中。一场以人民为中心——人民共同参与、共同尽力、共同分享,广泛习得冰雪运动知识和技能的历史性体育事件,正上演于现代化征途中的新时代中国。
2022年1月9日,浙江省安吉县山川小学学生在当地的云上草原滑雪场学习滑雪。(新华社图片)
有鉴于此,冬奥传播的主体宜更加丰富、多元,报道领域宜“下沉”至普通民众的“奥运时刻”。在面向全球的冬奥传播体系中,北京冬奥组委官方主动设置议程固然必不可少,同时应倡导多元社会主体——专业组织、媒体、智库、运动员、志愿者、冰雪运动达人和普通民众自主自觉发声。此中,大众冬奥故事未必需要复制官方版本,而应形成基于个体认知和体验的多元话语,构建平等、开放、可对话的公共传播场域。从报道领域看,应鼓励国内外媒体将目光投向奥运场景之下普通民众的生活世界,透过个体切身沉浸的冬奥故事,讲好竞技体育与大众体育并举、国家动员与公共参与协同、体育运动与国家现代化相互增进的中国故事。
冬奥的成功举办,特别是普通个体或群体对冬奥的介入与连接、共建与共享,实为中国之治和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缩影或隐喻。普及冰雪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同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愿景完全契合。世界可藉由一届简约、安全、精彩的冬奥会,以小见大、由点及面观察中国自主的道路选择、制度设计和价值安排,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个案价值和世界意义。当我们讲清楚了中国在北京冬奥会和体育事业上所坚持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依靠的制度优势,也就讲清楚了中国赢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战略性胜利的内在理路,进而能够讲清楚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动力与体制优势。
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北京城市规划建设和冬奥会筹办工作时强调,“少年强中国强,体育强中国强,推动我国体育事业不断发展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022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冬奥志愿者,“你们参与其中,虽辛苦,但光荣、自豪而幸福。给各国参赛人员讲述一个古老而现代的北京,让他们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这会是一段难忘的人生经历。”冬奥的历史镜头要对准冬奥志愿者,尤其要重点呈现青年志愿者的家国情怀、使命担当、艰辛付出和成长成才。青年志愿者是新时代青年的代表,他们在疫情之下、冰雪之中,心怀国之大者,将小我汇入大我,以青春之奋斗担起时代之伟业。冬奥青年,青春中国,正是共创美好未来的故事主角。
促进古今会通,讲好中华文化的故事
2017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北省张家口市考察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时强调,“比赛设施建设一定要专业化,配套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体现中国元素、当地特点,严格落实节能环保标准,保护生态环境和文物古迹,让现代建筑与自然山水、历史文化交相辉映,成为值得传承、造福人民的优质资产,成为城市新名片。”北京冬奥会提供了讲好中华文化故事、创造性转化传统人文价值的历史窗口。
2022年2月5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宴会,欢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这是宴会前,摩纳哥亲王阿尔贝二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廊道驻足欣赏。(新华社图片)
国际奥委会运营总监杜比曾言,要让冬奥会影响力更大,就要让那些没有冬季运动传统的国家举办比赛,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这大抵反映了国内外很多人士对中国冰雪运动的共同看法。实际上,中国拥有悠久的冰雪运动史,有明确史料记载的便可追溯到1400余年前的中古时期。集体化、组织化的冰雪运动于宋明之后渐趋盛行,至清代则更加普遍和成型,形成了“民俗”与“国俗”两条脉络。民俗性冰雪活动来自民间生产生活,带有娱乐、竞技、艺术和民间信仰色彩,有的已含纳高超的技术技巧成分和丰厚的价值意蕴。国俗性冰雪运动由官方主导,规制严整,场面宏大,赛程激烈,蔚为壮观,对内有阅兵、弘礼、娱乐之功,对外有昭显政通人和、军强国富和外交礼宾之效。
在中国文化统绪中,自然世界与人文世界向来一体同源、和谐共生。冰雪运动始于人的生存之需,旧时曾为人们在严寒之地、冰雪季节的生产劳动手段,及至成为一项休养、竞技运动,则转向强身健体、愉悦心灵,人的禀赋、价值和主体性持续抬升。驰身游心于天地之间、冰雪之上,乃人在自然面前的力量展示,亦为人对自然的融入。此即自然的人化、人的自然化,以之存养心性精神,可抵天人合一之境。在现代冰雪运动中,人们从工业化、城市化洪流中抽身而出,获得超越自我、与自然同在的浪漫与自信。冰雪运动超乎寻常的速度与强度、动静与进退、惊险与和悦,可为参与者带来极致美感和巅峰式身心体验。这正是我们拥抱冰雪运动的观念之源,也是向世界讲好北京冬奥故事的价值基础。
《礼记》云:“人者,天地之心也。”基于人文主义视角,冬奥故事是人与自我、他者和天地自然共在共生的故事。西方的叙事取向,常将共在关系表达为二元分立的紧张结构,而中国传统价值则更关切“致中和”以共生的可能性。人以血肉之躯驾驭冰雪,西方视之为征服,中国则以之为融入。融入是人与自然的会通,人因此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也因此是心灵的延展。冬奥会乃重返、重彰中华文化精神,构建新时代国家形象的绝佳媒介文本。有关冬奥的媒体叙事不单要采取“苦痛—荣耀”“拼搏—成功”之类传统模式,还要在古今互通中向上超拔一节,升进至生命何以自足、人天何以共处、我心与他心何以相通的超越性价值,以此为冬奥故事注入价值之魂和不灭的生命之火。
2022年2月5日中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宴会,欢迎出席北京2022年冬奥会开幕式的国际贵宾。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现场展示。(新华社图片)
一起向未来,讲好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
北京冬奥会是一个有关开放的故事。从“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一起向未来”,中国再度向世界发出邀请,相约开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之路。在复杂的现代文明交往中,体育是跨越文明形态的共通语言。多元文明因体育而团结会聚、照亮彼此,形成辉映环抱的整体气象。奥运赛事更是寄托了人类文明的乌托邦梦想,譬如对公平正义的许诺,鼓励竞争又倡导合作,尊重多元又追求同一,因循规则又勇于突破。体育运动积聚、充盈着人类文明团结、更新的元气、激情和创造力。
坚持开放办奥是北京冬奥会筹备和举办的一个显著特征。这既包括办奥经验上的交流互鉴、项目建设和流程设置上的协同合作,也包括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以冬奥会助推对外开放、促进东西文明交融的战略选择。开放乃北京作为“双奥之城”的精神气质,亦为中国办奥的价值预设。开放意味着平等对话,悦纳奥林匹克精神,且致力于多元文明的互容互通、和合创生。
北京冬奥会是在百年变局、世纪疫情之下拉开帷幕的。全球新一轮新冠肺炎疫情风险持续扩散,大国关系处于剧烈重构之中,区域冲突此起彼伏,经济全球化遭遇“回头浪”,全球治理面对各种忽然奔袭而至的不确定性因素,“文明冲突论”再度甚嚣尘上。面对此般困境,世界需要一场温暖、明亮的体育赛事和文化仪式,提振一起奋斗、共创未来的信心。中国兑现了自己的庄严承诺,邀约世界各国人民共同见证冰雪健将的极限体育精神和生命张力,彰显人类战胜风险、困难和不确定性的拼搏精神,点燃人类与自然、文明与文明和谐共生的希望。
按照布洛赫希望哲学的主张,人类不应受困于自身和客观世界之局限,而当唤起“期待、希望和向往”,主动成就完全的自我,建设完善的世界。此理想虽难以达及,却是人性和文明须臾不可阻塞地向前超越的动力之源。北京冬奥会的口号“一起向未来”,正是希望哲学的一个经典诠释。中国以奥林匹克之名,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中,引领性地发出了共同行动、开启未来,推动构建人类文明新形态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呼声。在北京冬奥会结束后,“一起向未来”的希望感召必将纳入国际传播长时段的战略议程。
这是2021年9月17日发布的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题口号海报。(新华社图片)
依于体育本身的赛事故事、以人民为中心的大众故事、面向历史的中华文化故事、奔赴未来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故事,共同合成了北京冬奥故事。这些故事是盛大的,承载着奥林匹克精神、人民中心论、国家现代化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宏观重大主题。同时,这些故事也是具体精微的,指向奖牌照亮的面孔、冰雪上飞舞的精灵、朝夕相伴的志愿者的身影、场内外献给奋斗和奇迹的呐喊、“一起向未来”的欢呼和梦想。此等盛大精微,也蕴于中国创造的国家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恢宏历史气象,以及新时代每一个奋斗者的生命姿态之中。这正是北京冬奥会呈现给世界的中国形象。
(作者胡百精,系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新闻学院教授。原文刊载于《当代世界》2022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