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导航图标

跳出产业看“数据”——评《第四产业:数据业的未来图景》

人文北京 时间 2022-04-20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加小双

党的十八大以来,数字经济逐渐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2022年第2期《求是》杂志刊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习近平总书记长期以来一直重视发展数字技术、数字经济,党的十八大以来更是多次强调要发展数字经济。随着数据要素逐步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重要生产要素和核心资源,传统的经济增长动力、产业变迁逻辑、民生改善路径、社会治理模式等正面临巨大挑战和深刻调整。以“农业—工业—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三次产业划分理论,越来越难以精准解释数字经济时代纷繁复杂的经济和产业现象,难以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迫切需要打破传统产业划分理论的“桎梏”,以数据要素为引领全面革新生产函数,培育塑造新的产业形态,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近日出版的《第四产业:数据业的未来图景》(简称《第四产业》)一书,围绕“第四产业在哪儿”这一核心问题,作出“数据业是第四产业”这一理论论断。全书着眼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产业变迁放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进行审视,从生产要素这一小切口入手,探求人类社会发展演进背后的产业密码和底层逻辑,展望人类产业未来走向,勾勒数据业的发展蓝图。《第四产业》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运用历史眼光审视产业变迁,探寻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产业密码

任何产业都不是从天而降的“飞来峰”。要实现产业迭代升级,必须回望走过的路,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每一次人类经济形态的重大变革,往往催生并依赖新的生产要素,每一次经济社会的大幅发展,都有一种核心的生产要素发挥着牵引作用。正如劳动力和土地是农业经济时代主要的生产要素,资本和技术是工业经济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正逐渐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生产要素。《第四产业》从生产要素的视角出发,通过考察农业到工业、工业到服务业的历史演进,发现历史上每出现一种新的生产要素,就会对产业发展、变迁、演进、迭代、置换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四产业》认为,正是生产要素的更替,才推动实现了“人类从刀耕火种到美好生活、从有限供给到无限供给、从旧生产力到新生产力”的历史性转变,生产要素是满足人类美好生活需要的基础性、先导性资源。这一观点既是本书理论构建的出发点,也是区别于其他研究成果的鲜明特征,为我们找寻产业变迁密码找到了全新视角,为培育壮大新的产业形态提供了重要切入点,为研究第四产业奠定了全新范式。

    反思传统三次产业划分理论,尝试构建第四产业的理论框架

以“农业—工业—服务业”为主要内容的传统三次产业划分理论,揭示了产业发展的规律,是我们长期以来观察产业现象、分析经济问题、制定政策措施的重要工具。《第四产业》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基础上,对传统三次产业划分理论的一些局限性进行了深入剖析。《第四产业》认为,三次产业划分理论诞生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其工业时代的烙印十分明显,而当前人类进入数字经济时代,产业形态也发生了极大变化,特别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即“三新”经济不断涌现,如果把农业、工业以外的所有产业都归为第三产业,会导致第三产业的范畴日益膨胀,既难以突出不断涌现的“三新”经济,也难以区分融合新技术和新模式的传统产业,第三产业就会成为新旧产业的“大杂烩”。此外,把传统三次产业划分理论作为经济发展指南针,有时甚至容易释放误导信号,让一些国家盲目追求第三产业占比并以此作为单一目标来制定产业政策,给宏观经济平稳运行带来隐忧。上世纪70年代“去工业化”的英美、前些年陷入债务危机的希腊,就证明了产业升级实践并非纸上简单的数字推演。

《第四产业》把握了传统三次产业划分的理论局限性,带着一定的理论勇气对传统理论发起了某种挑战,可以说取得了三个原创性的理论突破:一是提出数据业是第四产业的理想形态,对“第四产业在哪儿”这一问题进行了较为科学的破题。二是定义数据业的内涵和外延,厘清数据业的内部结构。三是构建数据业的核算方法,数据业变得可核算、可度量。这三大理论突破,初步构建起第四产业的理论框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数据业、提出支持数据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奠定了坚实基础。

跳出产业看产业,全面研判数据业的深远影响

探讨数据业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是《第四产业》的又一创新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本书作者组成的研究团队“跳出数据看数据、跳出产业谈产业”的理论站位。在经济规律方面,《第四产业》认为数据对生产力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可能将超过其他几个生产要素,并可能给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带来脱胎换骨的改造。《第四产业》还探讨了数据业对于社会结构和国际关系的影响,认为数据业既可以赋权民众,也可以赋权社会,还可以跨越传统的国家地理边界,构建一个互联互通的数据网络空间,政治博弈、经济角力、安全渗透将成为不容忽视的新的战争形式,进而重塑全球政治经济格局。这在以往的经济学研究中不太多见,体现了作者比较广阔的研究视野和思考深度,以及跨学科的理论洞察力。《第四产业》富于开放思维和哲学思辩,对于我们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找准人类发展历史坐标,从容应对未来风险挑战不无意义。

兼顾思想性和实用性,务实提出培育壮大数据业的思路建议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将数据定义为生产要素,标志着我国进入数据红利大规模释放的时代。当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最为活跃、最具潜力、环境最好的国家之一,形成了发展数据业的先发优势。要继续保持和充分发挥这一优势,亟需拿出更加务实的举措,推动数据产业化、产业数据化转型,以数据创新应用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第四产业》积极回应现实需求,对推动数据与实体经济的粘合融通、明确数据业的游戏规则、开展场景建设、增强数据规则国际话语权等具体问题提出了很多务实的思路建议,围绕“数据权属是否属于平台”“怎样界定不同类型数据权属”等前沿问题开展了较为深入的讨论。

《第四产业》也敏锐地意识到,数据业发展还有可能带来“大数据杀熟”、“赢者通吃”、数据漏税、数据跨境泄露、数据黑市等一系列隐忧,为统筹发展和安全敲响了警钟。总之,《第四产业》既是一本值得关注的经济学通俗读物,也是一本推动数据业发展的政策“百宝箱”,相信该书能够为政府、科研机构、企业提供有益启示和参考。

第四产业未来已来,愿《第四产业》扬起一面思想的风帆,带我们一起驶向数据业的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