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27日起,连续14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中国人民大学PPE委员会和中国人民大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应用伦理跨学科交叉平台隆重推出了PPE系列跨学科对谈课:《“哲学+”的视界》。该课程以哲学视角为主体,邀请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青年学者围绕学术热点问题进行跨学科、多视角的对谈和诠释。基地研究员徐尚昆参与对谈并作发言。
对谈主题涉及“正义与道德”、“经济与管理”、“技术与世界”、“艺术与主体”等14个现实议题。
一、关于“道德运气与社会正义”问题。一个正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安排,应该尽其所能地“减少”自然偶然性和社会偶然性带来的任意影响吗?人类可以凭借理性的设计过上幸福的生活吗?围绕上述主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聂辉华教授、国际关系学院黄晨副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周濂教授展开了一场涉及经济学、政治学与哲学的多元对话。周濂从罗尔斯的“三种偶然性”与“正义二原则”出发,指出一个正义的社会就是要在制度上确保每个人都有享有自尊的社会基础。聂辉华向同学们介绍了经济学家如何讨论道德问题,他指出经济学家更加关注的是如何对不道德行为进行改变,而“帕累托改善”就是经济学家眼中最理想的状态。黄晨从政治实证研究的角度向同学们澄清了四种常见的对于公平与效率问题的误解,指出社会科学面临的问题往往是一果多因的,启发同学们在考虑公平与效率问题时要充分考虑不同的影响因素。
二、关于“生育伦理与法律”问题。随着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成熟和广泛应用,人们的生育模式和观念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自然生育。人类在受益于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惑。不孕不育夫妻通过代孕技术获得自己后代的现象已经屡见不鲜,未婚女性争取冷冻卵子的权益等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应该如何看待代孕问题?未婚女性有冻卵的权利吗?如何理解生育自由?我们国家的生育政策该走向何方?围绕上述议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石佳友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王艳槟副主任医师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伦理学专业的王福玲副教授展开了一场涵盖法学、医学和伦理学的跨学科对话。王福玲指出,生育问题在不同时代呈现出不同的面向,在极具争议的代孕问题中,代孕母亲、孩子与不孕不育者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脆弱群体。王艳槟从医学领域出发,介绍了辅助生殖技术在当代的发展与问题,指出科学技术不能脱离伦理与法律的限制。石佳友从法律规制的角度对辅助生殖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由于代孕问题本身的复杂性,相关法律还需要经历更多时间完善。
三、国学与中国古典学。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张雪松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华建光副教授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媛副教授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对谈。他们关注的问题包括:人文学科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还是地方性知识?国学是中国古典学吗?中国古典学是儒家经学,还是古文献学?“经典”是动词吗?少数民族古籍如何成为国学经典?针对上述问题,张雪松谈到,宗教学对于古代文明研究是十分重要的,宗教学被作为一种知识纳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范围内是很重要的。王媛从文献学的角度探讨了自己的理解,指出普遍性知识从根本上来说也是一种地方性知识,少数民族的典籍就是地方性知识的一个代表。华建光从语言文字角度讨论了国学与古典学的内容,指出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多次比较大的变化,但中国通用文字和文言一直很稳定,在中国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关于“经济学是一种思维方式”问题。经济学究竟是不是一门科学?经济学的思维方式包括哪些?面临哪些挑战?是人的观念决定了人的行为,还是人的行为塑造了人的观念?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徐尚昆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李辉文教授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杨汝岱教授围绕上述问题展开跨学科讨论。李辉文作题为“经济学的思维方式”的报告分享,从“经济学是不是科学”、“经济学的思维方式是什么”、“经济学面临哪些挑战”以及“观念与行动的相互关系”四个部分生动地呈现了经济学家是如何进行思考的。杨汝岱谈到,关于“有限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因果识别”是经济学研究中的两个核心问题,特别是晚近经济学的发展越来越重视因果识别的优先地位,掌握因果识别的方法和能力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要求。徐尚昆进行了总结,并希望通过这次对谈有助于同学们理解如何用跨学科的视角看待经济学。
五、关于“中国哲学的友观念及其现当代价值探讨”。人是孤独的,所以对于“友”总是特别渴求。从古至今,人都在反复思考并力图实现这份渴求。中国古代哲学对于“友”有其自身的考量,并将之与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但两者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友谊与道德的关系,在影视化作品中有怎样的呈现特征?友谊在人类活动中的角色和经济后果如何?围绕上述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李记芬老师、文学院陈涛副教授和商学院赵大旋副教授展开了一场关于中国哲学、影视文学和经济学的跨学科对话。李记芬就中国哲学的“友”观念定义及其与道德的关系进行了阐述和呈现,指出友德关系一直是中国传统中的重要话题。陈涛就当代电影中的“友与德”介绍了不同文化背景中影片对“友情”主题的展现,指出电影是一种“艺术再现”,而并非现实的反映,但其与社会语境息息相关,必须结合历史背景去理解。赵大旋从经济学的角度向同学们分析了理性人之间的“友”是怎样表现的,指出“友”在现实社会中也会导致“任人唯亲”、利益交换与欺骗的问题,因此需要对“友”进行规范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六、“技术与生活世界”问题。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发展,人的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深度科技化。新技术应用所带来的诸多伦理问题引起普遍的忧虑。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王小伟副教授、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任丛丛副教授与字节跳动资讯部资讯运营主编秦浩围绕“如何突破信息茧房?”“技术是价值中立的工具吗?”“物质性技术和虚拟技术有何区别?”“技术会让生活更加美好吗?”等问题展开跨学科交流。王小伟对现代技术与前现代技术的切割进行了阐述,指出哲学应该扮演预警者的角色,先发地去思考技术可能对我们的生活世界带来的问题。任丛丛作了题为“器的‘精神性——围绕技术物的价值观建构漫谈’”的报告分享,指出技术本身并没有引发问题,这些问题源于人们如何去应用技术。秦浩以“让小屏幕带来海量信息呈现推荐系统怎样认识‘你’”为题,分享了现代信息技术对生活的影响。
七、关于“平台经济与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近年来,平台经济及其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正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和效率。然而,平台经济发展也面临与管理相关的困境与质疑,比如,算法是不是会替代传统的“管理者”成为管理的主体?平台企业应该如何承担社会责任?践行利益相关者理论所面临的挑战和困惑有哪些?平台经济中的劳动者的选择是怎样的?数字化管理技术的不断革新是否为员工和消费者带来真正“善的生活”? 等等,这些问题关乎管理的深层价值和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原理副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赵向阳副教授和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许敏波副教授从管理哲学、管理学和经济学的视角展开对话与讨论。原理从管理中的“人与效率”的问题谈起,讲述了从泰勒制、福特制到今天的算法管理所体现的对“效率”的追求和对人的规制,指出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思考管理的价值取向问题。许敏波从经济学的角度作了以“平台经济与管理的价值取向——组织与用工形式”为主题的发言,指出必须在企业生存的基础上考虑价值取向与企业责任的问题。赵向阳以“平台经济与管理的价值取向:利益相关者的视角”为题展开阐述,指出基于现实,我们的分析视角必须有重大的转向,而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是十分具有价值的。
“哲学+的视界”的对谈内容涵盖哲学、经济、政治学、法律、文学、心理、艺术等诸多领域,对谈嘉宾视野交汇,精彩纷呈。本次中国人民大学PPE系列跨学科对谈共邀请到42位嘉宾参与对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