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级导航图标

《尚武精神的消逝:社会变迁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记忆与传承》

数字记忆 时间 2018-06-05

书名:尚武精神的消逝:社会变迁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记忆与传承

作者:王智慧

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8-06-01

ISBN:9787564428907

内容提要

《尚武精神的消逝:社会变迁下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记忆与传承》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论,借助田野调查等方式,综合运用深度访谈、对比研究、扎根理论研究以及文献资料研究等方法,在整体概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源、表征与传承方式的基础上,以武术文化为个案,从社会结构、内容形式、传承方式、价值追求、内在动力等维度揭示了社会变迁对武术文化记忆与传承的影响。通过仪式化、制度调节、责任意识和生存环境四个维度揭示现代社会中武术传承人的文化传承状况。同时运用定量研究的范式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等结构层面制定指标体系对武术文化影响力水平进行实证测量,并量化了武术文化影响力指数的区域分布差异及其解释机制。

目录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1.1 时代发展使然:构建文化强国的迫切需要
1.1.2 文化忧患意识:文化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传统文化的消失与淡化
1.1.3 文化发展的未来向度:文化传承是民族延续并走向未来的根基
1.2 选题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2.3 政策意义
1.2.4 社会意义
1.3 理论背景
1.3.1 文化记忆理论
1.3.2 社会变迁理论
1.3.3 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理论
1.3.4 功能主义理论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资料法
1.4.2 个案研究
1.4.3 田野调查法
1.4.4 深度访谈法
1.4.5 扎根理论研究
1.4.6 德尔菲法
1.4.7 问卷调查法
1.4.8 数理统计法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1.5.1 社会
1.5.2 社会变迁
1.5.3 文化
1.5.4 文化传承
1.5.5 文化记忆与文化影响力
1.6 文献综述
1.6.1 国外研究现状
1.6.2 研究现状
1.6.3 简要述评与思考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思路
1.7.1 研究的技术路线
1.7.2 研究思路
 
2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本源、表征与传承方式研究
2.1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本源
2.1.1 文化原点:建立在农业文明基础上的文化体系
2.1.2 社会结构: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础之上的传承机制
2.1.3 传承力量:图腾崇拜和宗教信仰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精神力量
2.1.4 文化规训:不同的地域文化影响下形成一体多元的整体特征
2.1.5 变迁机制:社会变迁促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生变革
2.2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表征
2.2.1 具有较强的地域性、民族性与民俗性
2.2.2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倡导和践行着“苦行主义”精神
2.2.3 呈现“重表演,重过程,轻竞技”的思维特征
2.3 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方式
 
3 一个地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变迁的个案研究——社会变迁下的武术文化记忆与传承
3.1 研究背景、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3.2 研究框架设计与思路
3.3 社会变迁对传统武术文化影响的个案考察
3.3.1 传统时期的沧州社会结构与沧州武术
3.3.2 现代社会发展时期的沧州武术
3.4 社会变迁对传统武术文化记忆与传承的影响
3.4.1 环境变迁对武术文化记忆与传承的影响
3.4.2 社会结构的变迁对武术文化记忆与传承的影响
3.4.3 经济的变迁对武术文化记忆与传承的影响
3.4.4 文化的变迁对武术文化记忆与传承的影响
3.4.5 价值观念的变迁对传统武术文化记忆与传承的影响
3.5 社会变迁对武术文化记忆与传承影响的启示
3.5.1 发明、积累、传播和调适因素促成了武术文化的变迁
3.5.2 社会变迁对武术文化记忆与传承过程中关键因素的影响
3.5.3 树立“球土化”意识,价值求同、形式存异、整合创新、与时俱进是现代武术文化传承的路径选择
 
4 传统惯性与时代整合:武术传承人的生存态势与文化传承研究
4.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4.2 研究思路、个案选择与理论浮现
4.2.1 研究思路
4.2.2 个案选择
4.2.3 理论浮现
4.3 社会变迁的遴选机制:武术传承人的生存与文化传承现状
4.3.1 武术传承人的生存态势
4.3.2 现代社会中的武术传承人:武术文化传承的内在机制与制约因素
4.4 理论检视:反思社会变迁下的武术文化传承
4.4.1 武术传承人:现代社会的传统文化符号持有者
4.4.2 武术文化传承:社会变迁下文化调适的震荡过程
 
5 社会变迁与生存抉择:一位武术传承人的个体存续史
5.1 问题提出与研究背景
5.2 建国初期族群使命传承与武者的生存基础
5.3 “时期”的政治和社会结构重构与武者的生存理性
5.4 改革开放后阶层分化、价值抉择与现实应对
5.5 一个传统武者个体存续状况的理论检视
5.5.1 在社会结构层面上传统社会“机械团结”的“单一”和“同质”特征促进了武术文化的传承,而建立在工业社会基础上的“有机团结”分化了民众的价值认同和行为选择
5.5.2 创新的思维与开放的胸怀是传承和发展的关键
5.5.3 生存理性与实践理性促使武术传承人与时俱进,在经历社会变迁后又陷入文化传承的焦虑与反思
5.5.4 媒介传播助力拳种实现跨越区域和种族传播,传统武术“打练结合”实用价值的凸显促进了品牌符号的形成
 
6 武术文化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6.1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与研究设计
6.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6.1.2 研究设计
6.2 理论依据
6.2.1 以文化功能性整体观为基础对文化进行层次划分
6.2.2 以文化影响力的决定因素和传播特征为测量依据
6.3 武术文化影响力的指标体系构建
6.3.1 武术文化影响力的评价维度与层次划分
6.3.2 武术文化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6.3.3 武术文化影响力部分评价指标体系的内涵诠释
 
7 武术文化影响力的实证研究——基于五个不同区域群体的个案调查
7.1 研究背景与文献评述
7.2 研究设计
7.2.1 研究样本的选择
7.2.2 研究思路与设计
7.3 实证分析
7.3.1 民众了解武术的途径分析
7.3.2 民众习武的目的与初想法分析
7.3.3 民众对武术文化的价值立场分析
7.3.4 民众接受武术文化的层面分析
7.3.5 武术文化影响力指数的整体判定与不同区域群体的差异特征
7.4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4.1 研究结论
7.4.2 政策建议
7.5 余论
 
8 研究结论
故事一:燕青传奇
故事二:武术之乡的原住民
故事三:苗刀的传承
故事四:孟村八极拳传承人的存续状态
 
参考文献
后记